眼库动态
眼库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眼库动态

八旬老兵立新功 --泾阳县一对老夫妇志愿捐献遗体和角膜

发布日期:(2022/7/29)   点击次数:946

   捐献遗体是泾阳县的李先生和吕女士夫妇埋藏内心多年的心愿了。一次,吕女士因病住院期间与病友闲聊,得知对方的一位亲属刚刚完成了遗体捐献,她询问了相关事项后随即联系了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

2022727日,应李老夫妇邀请,泾阳县红十字会、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以及陕西省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来到李老家中,为他们办理捐献手续。

身为退伍军人的李先生已年近八旬,但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举手投足尽显军人风范。196218岁的李先生身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西藏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今天李先生激动的回忆着:当时战场的环境异常艰苦,高原反应、恶劣气候都阻挡不了解放军冲锋陷阵的步伐。在部队中使他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在部队中使他有了祖国至高无上的信念。退伍后李先生转业到地方工厂,一直干到退休。

在听完工作人员对遗体和角膜捐献知识的讲解后,李先生平静的说:“现在在农村地区,老人去世后子女都要大操大办。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那是浪费。既然医学事业那么缺解剖标本,有那么多的盲人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那我们为什么不捐献呢?人既然都走了(去世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多好的事呀。”坐在旁边的吕女士不停的点头,对老伴的观点赞赏有加,她一直居住在泾阳县,保持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贤淑聪惠。吕女士性格开朗,高兴的对工作人员说:“终于联系到你们了,我和老李可以了却这桩心事了。我完全赞同老李的观点,百年之后你们能用啥(遗体器官)就用啥。”在家里接待工作人员的还有二老的女儿吕老师,她是泾阳县某中学的老师。吕老师对父母的决定表示完全理解和赞同,她一边认真听遗体(角膜)捐献的知识,一边帮父母完成捐献登记表的填写,最后还配合泾阳县红十字会的同志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上为父母完成了捐献志愿者登记。最后,李先生、吕女士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郑重的在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现场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泾阳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西利对二老的决定给予高度评价,张会长说:“近年来,泾阳县已有2000余人做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但是这次夫妻共同办理登记手续的还是第一例,他们这种大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退伍老兵李先生为表达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无比热爱之情,决定和老伴在百年之后献身医学,再立新功。



陕西省红十字眼库24小时值班电话:029-87630809


上一篇:铜川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座谈暨培训会成功召开 下一篇:西安市红十字角膜捐献第一医院志愿者服务队 荣获“西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