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凝远光明行远方

发布日期:(2022/7/29)   点击次数:2279

[本文章转自《善天下》杂志,作者:姚泽芊]

2022年的夏天,陕西省红十字眼库主任暨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库主任银勇,收到了从遥远的青海牧区发来的图片,一名三四岁的藏族孩子,正快乐地在草原上玩耍。如一道微风抚去夏日躁热,银勇笑了,他一眼认出,这是三年前,眼睛近乎失明,辗转来西安求医的藏族孩子西然酋措。

那时西然酋措才11个月大,因牧区卫生条件不好,5个月大时患上眼角膜感染,父母卖了牛,带着他在青海、甘肃一带辗转求医,一直拖了半年,才慕名来到以眼科强大著称的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经诊断,想保住这只眼睛,必须要尽快实施角膜移植手术,但西然酋措的父母却犹豫了,他们为手术所需的费用犯了难。半年多来辗转求医的花费,已使他们再无力承受这样的负担。决不能让孩子失去光明。怎么办?身兼陕西省慈善协会“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会”执行主任的银勇,拨通了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专员贾皓的电话。最终,在银勇的沟通下, 由“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资助西然酋措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且手术非常成功。


    草原上的西然酋措

善念让光明照得更远

“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是怎样的一支基金呢?它成立于2016年, 在慈善专员贾皓的运作下,由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城隍庙和临潼明胜宫的住持刘世天,携手“陕西省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共同发起,“陕西省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银勇担执行主任。此基金以救治贫困眼疾病人为宗旨,期限10年,金额1000万元。

眼睛对人类有多重要?国际上很多调查研究表明,失明是仅次于死亡和恶性肿瘤的最大病患。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感知大约80%以上是通过眼睛来获得的。如果视力丧失,对人的生存质量造成的影响是可以预知的。让贫困眼疾病人战胜疾病,走向光明,走向远方,是这支基金创办者的共同夙愿,也是把这支基金以“光明行”命名的初衷。

基金会的成立无疑凝聚着多方的心血,承载着多人的善愿。作为这支基金的管理者,贾皓与各个方面的人员共同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救助标准。为了尽可能地扩大救助范围,只要患者有各级政府所开具的有效困难证明,他们就会给每位病人补助医保应报范围之内无法实现的部分资金,最多可获得资助金1万元。

贾皓主持着这一项基金,他感觉身负重托,一贯严格审批,一丝不苟地把关。每次他都要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查实患者资料,待资金发放时,他还会和患者见面,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鼓励他们战胜疾病, 把慈善精神传递下去。

在得知西然酋措的情况后,贾皓像遇到无数次的案例那样,第一反应是决不能让孩子失去光明。他迅速和出资方、监督方联系,先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施行救助,并迅速召集各方协商,调整了运行方案。

西然酋措只是“ 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救助的患者之一。6年来,这支基金已帮助200多名贫困患者成功地做了角膜移植手术。在受助者的名单中,有80多岁的老者,也有西然酋措这样的婴儿。在贾皓的主持下, 是怎样的契机,又是哪些爱心人士共同组建的这个专助贫困患者复明的基金会呢?


一拍即合的善举

陕西省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明行”基金的出资企业。公司总经理刘洋,沉稳、内敛、有条有理。和企业名称一样,他不但有着实干的精神,还有着宏远的目光,一面操持着当下,一面凝视着远方。把企业做大做实从来不是他惟一的目标,把企业的能量传递给社会,回馈给社会,才是他一直思谋的事情。

有人说,企业家办好企业,于社会就是一种慈善。这种理论,在刘洋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在刘洋的不懈努力之下,把一个和基建项目配套、操持钢筋水泥、一般说来难免脏乱的厂子,打造成了一个高科技当家、工厂化生产、产品过硬,环境优雅的行业龙头企业。就装配式建筑来说,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铁和水利项目的隧道盾构工程,成为了在建筑装配领域颇有造就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颇具知名度的行业示范企业。

一个有着700余名员工的工厂,年产值数个亿,已是西安市西咸新区民营企业中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可是,他没有志得意满,因为,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理想境界。在企业内部,他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他积极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为员工在厂内提供免费食宿,并持续改善伙食、提升住宿条件,为全员缴纳社保,承担合作医疗,实行双休日制度,建立了党支部和工会,并联系有关方面开通了连接厂区和地铁站的通勤车。他的这些举措,上级并无硬性要求,有些连国企都难以做到,但他做到了。

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厂内的职工持股制度,正式在工商部门作了登记,有法律保障,并允许交易。


“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的发起人刘世天(左)、刘洋(中)和执行主任银勇(右) 牛磊 摄

如果说这些善是向内的,那么,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就是他向外的善。一个偶然的机缘,他结识了一位道教界的人士,两个人身上共同的善根和慧根使他们一见如故, 成为挚友,携手做起了济困、助学等各种善事,并在2012 年共同发起成立了“明圣功德会”,发愿要在扶危济困的领域里干一番事业。他的这位挚友就是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刘世天。

刘世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教人士,入世,且有着艺术家的风范。是中国道教学院首届毕业生,并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的学历。在他身上,少有宗教界人士的深沉和矜持,使人看到了一种难得的烂漫和激情。

刘世天16岁入道,半生都在倡善从善。他入道后跟的第一个师父,是原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闵智亭先生。在与师父6年的朝夕相处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师父身上那种无私无欲,两袖清风的境界。闵先生生前不间断地资助山区贫困学生,到去世时,他身上的存款仅有三万元,最终也都用在了贫困学生身上。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 刘世天义无反顾地接过担子,挑起了师父的未竟事业。

汶川地震时,他组织了十卡车物资,亲自率队入川。他先后三次进入震区,并联系台湾“慈济会”捐赠了10 0 0顶帐篷。第一次进入灾区,他还冒着余震危险,进入危楼搜救遇难者。这其中,有无数的事情让他难忘,又有无数的事情让他感动。他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他们准备出发的那天早上,他们集结在城隍庙周边, 有无数的群众自发敲锣打鼓前来送行,并且为他们准备了路上的吃食与饮品。他亲眼看到,一个平日在附近行乞的乞丐,也把钱塞到了救助人员的手中。这让他更加确信,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力量,能把人与人的心连结到一起。

说起来,他就像是一位既儒雅,又有热血有激情的年轻人。谈起慈善,他没有说什么深奥的宗教理念, 只说:善,应当是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品质。我们做这些事,不为别的,只图个心安理得。他的这种精神,这种理念,感染着周围无数的人,也联结着无数怀有善念的同路者。比如,银勇。

作为眼库主任,银勇比任何人都清楚眼睛对人类的重要,更清楚眼角膜手术的难,不在于技术,而是角膜的获取。中国每年有大约400万的患者,但能做成手术的也不过1万例。因为眼角膜并不是随时都有。正因知其难,他才更上心。成为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的执行主任后,他更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之中:到医院作学术报告、进社区作科普讲座、在街头作宣传、到电台电视台作节目,并且专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 采写、发表文图稿件,让公众了解角膜捐献工作的动态与相关知识。对于志愿捐献者,带领团队作好登记, 办理各项法律手续,到一定时间上门进行采集服务,还要对逝者进行哀悼,对家属施行抚慰。去医院采访的那天,为了满足一对早逝儿子捐献角膜的老夫妇的愿望,他特地跑到兴平和永寿去看望了接受角膜移植的两位患者,并把他们的状况反馈给两位老人,以满足他们对儿子后事的牵挂。每天每天,他就是这样奔波着, 忙碌着。其实,他早就是一位慈善工作者了,但他从未把自己的行为定义成慈善。他觉得那就是他的工作。

让更多的人看到光的所在,在这个目标之下,几个心怀大爱的人自然而然地凝聚到陕西省慈善协会的旗帜之下,建立起慈善专项基金。他们的成立宣言就是:惟有光明,方可凝视远方;惟有光明,方可实现心中梦想

为贫困患者发放资助金

光明与善念需要传递

2016年,在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室里,“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项目开启的仪式上,各方发起者庄严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让更多的人追光而去,拥抱这色彩斑斓的世界。

6年之后,在凝远公司的会议室里,几位发起人聚到一起,身为基金会执行主任的银勇郑重地拿出了基金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6年来,共救助贫困眼疾病人204人,其中,角膜移植手术142人,眼表手术26人,白内障手术19人,眼底病13人,青光眼4人。共花费资金125.5665万元。病人来自全省各个地市所属区县,并有甘肃省、青海省、山西省来陕求诊的病人。

梦想成真,是慈善者的梦想成真,也是受助者的梦想成真。他们全都在向着自己人生路上的梦想奔跑。

当银勇代表受助者向基金的出资方、管理方、监督方鞠躬致谢时, 与会者都感到了一种神圣和虔诚。

         拿到资助金的患者

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为患者送去光明,是这支基金所有管理者的共同愿望。现在,他们还在研究着,讨论着,要更好地完善资金的使用;要印发宣传品给受助者,以更充分地宣传慈善理念;要组织角膜捐献者的表彰和动员大会,以推动角膜捐献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他们的心中全都充满了阳光。他们是用自己心中的光明,为患者照亮了前行之路。

现今,由他们资助的患者,已经带着光明奔赴各自的梦想,这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是6名高中生。

2020年上半年,在临近高考之际,医院里接二连三地有应届毕业生前来求医,他们来自省内各个城市及甘肃省,都是因用眼过度而引发的圆锥角膜疾病,有的已经相当严重, 有失明的危险。为了保障高考,医院给他们采取了紧急控制措施,作出待高考后进行角膜移植治疗的决定。银勇的眼库为他们开了绿色通道,积极寻找并联系角膜供体,在角膜供体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这些学生优先予以提供。与此同时,在省慈善协会,在凝远新材料公司,在省道教协会,“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会”的各个方面也在紧张地沟通、磋商。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要给这6位高考生予以特别关照,算作对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份特别祝福。

在基金会的帮助下,这6名学生在高考之后,都顺利地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各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来自渭南的李宇泽同学激动地说, 感谢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捐献,自己要珍惜这只来之不易的眼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将来也要捐献自己健康的右眼角膜,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


2020年资助的高考学生

在采访的最后,刘洋表示:虽然基金会成立最初,定的是10年期限, 但10年之后,他们还会有下一个10 年,再下一个10年……只要有需求, 他们就会一直存在。让善成为一种力量,传递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惟有相互帮助,社会才更加美好。这是“凝远光明行慈善基金会”的善念,也是这个时代需要的正念。




上一篇:西安83岁老人去世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已为两人带去光明 下一篇:“当我离去,让爱留下” 西安公交集团一对夫妇签署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申请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