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意浓发布日期:(2025/7/31) 点击次数:366 |
|
常慧芬老师“离开”亲人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担任“大体老师”已经190天了。190天来她的“工作”一切顺利,190天来她得到了工作人员和医学生的礼遇,190天来她捐献的角膜依旧在帮助他人看花开花落、人间冷暖。190天来,一直牵挂在我们工作人员心中的是她的亲人过的怎么样? 2024年4月18日,我和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徐自力主任来到大荔县看望常老师的亲人。 常老师的爱人高老先生已经80岁了,但依旧身体健朗、思维敏捷。高老见到我们后非常高兴,又是端水又是拿水果,毫无生疏感,并连声说到:“我都好着呢,我自己是学中医的,有啥小毛病就自己调理调理。你们不用操心,还让你们跑这么远的路来看我。” 常老师生前和高老都是大荔县沙苑农场的普通职工,两室一厅的房子被高老收拾的干净有序,书架上有很多中医的书籍。常老师的遗像安放在卧室的桌子上,一束鲜花在遗像前绽放着。我和徐主任面对常老师遗像,深深的三鞠躬。徐主任深情的说:“常老师,我们今天特意来家里看看,和您老伴聊聊。您放心,家里都好着,您可以安心的在交大继续‘工作’。” “截止到现在,我们所有的家人都认为我老伴的做法是正确的。”在谈到常老师捐献遗体(角膜)的事情时,高老平静的说到:“我觉得这没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人总有一死,死后就是一具皮囊,火化后就是一堆骨灰,有啥意思?既然医学事业有需求,既然能造福后人,我们为啥不能捐献呢?我觉得人活一世要追求的是精神不灭。” “解剖学对医学特别是西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中医也离不开人体解剖,2000多年前皇帝给岐伯讲课时就谈到五脏六腑的问题,这肯定都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捐献遗体,那怎么开展解剖学?医学怎么发展?”高老非常的健谈,不断给我们讲着他的观点。 我们正在交谈之际,常老师的妹妹和妹夫也来看望高老了。一进门常老师的妹妹就认出我们:“这不是徐主任和银主任吗?你们怎么过来了。”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常老师的妹妹用浓厚的大荔口音激动的说:“我姐做的对着呢。今年清明节你们举办的活动视频我都看了,好的很,有那么多人去缅怀纪念。我姐的名字能刻在石碑上,也算给国家做了贡献。” 通过交谈我们认识到,常老师一家人都胸怀大爱之情、胸怀感恩之心。他们看似平凡普通,但又深明大义、心系家国。 “我们结婚四十多年了,有啥事都是商量着办。前些年我们就说过遗体捐献的事情,都同意。去年她病重的时候自己又主动提出来遗体捐献,所以女子就联系了你们。没想到她走的这么快。”说到这里高老不禁流下眼泪,这眼泪体现了他和常老师四十多年坚贞不渝的感情,这眼泪饱含着190天来对常老师无尽的思念之情。
四月春意浓,思念故人容。我们在缅怀每一位捐献者、礼赞每一位捐献者的同时,更要牵挂他们的家属,为他们送去春风暖意
陕西省红十字眼库24小时值班电话:029-87630809
|
|
上一篇:角膜捐献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 下一篇:汉中的凡人善举 |